上海镁擎

十月怀胎孝歌,汉中市洋县歌谣

来源: 时间:2024-10-06 19:18:57

本县歌谣内容丰富。月怀洋县北部山区多秦风,胎孝东部边缘山区近楚韵,歌汉歌谣南部丘陵地带则明显含川调。中市主要形式有山歌、月怀洋县民谣、胎孝小调、歌汉歌谣锣鼓草、中市报春歌、月怀洋县孝歌、胎孝神歌、歌汉歌谣嫁歌等,中市句式以四、月怀洋县六、胎孝八句为多,歌汉歌谣每句字数五、七言不等。

一 山歌

山歌主要流行于境内东、南和北部山区。歌词多为七言四句,也有二句、六句、八句的。分为独唱、二重唱、盘山歌等类型。唱法有四种:1、固定曲调。多为高腔演唱,曲调不变,歌词可改。如《这山望见那山高》、《担水号子》、《三月麦子四月黄》等。2、调随词变。歌手在情绪激奋时,随时改调。如《太阳出来万丈高》、《兰草花儿不会开》、《茅草房子长三间》、《打渔郎》等。此类山歌的歌词活泼生动,反映的生活面较宽。3、固定词曲。乐句规整,主题鲜明。如《太阳落坡又落崖》、《太阳落坡照山荫》,不但曲调固定,而且词句固定为七言四句。4、短山歌。仅有两句歌词,中间加号子,或在两句词首尾加号子,组成一首完整的短歌。如《月亮出来照纱楼》、《船工号子》、《高山跑马》等。山歌地域鲜明,语言通俗,形象生动,优美动听,尤以汉江《船工号子》著称。其曲调高亢激越,雄壮豪放,歌词触景生情,表现力强。解放后,随着陆运的发展,往返于汉江的船只不多,《船工号子》很少听到。

二 民谣

民谣多流行于山区。其词活泼流畅,押韵上口。30年代中期,反映时代特色的歌谣极盛。主要有《打宁陕》、《穷人哭五更》、《穷人盼红军》、《地主,我问你》、《痛责亲日派》和《新十劝》等。

三 小调

小调,乡村皆有,以秧田坝一带最盛。曲调多样,节奏不一。歌词别于山歌,多为五言二句、四句、六句及七言二句、四句,还有五言三句和七言三句式。如《么姑十八春》、《太阳当顶过》、《十买》、《天门阵》、《花荷包》、《洛阳桥》、《绣丝鞋》、《摘黄花》和《绣荷包》等,其中五、七言抒情小调《闹五更》,每段歌词达16句,36个音节。

四 锣鼓草

锣鼓草(俗称薅秧歌),主要流行于南部山区,因多在薅秧时有锣鼓伴奏而名。解放前,一般早晨唱《露水歌》,早饭后唱《立五门》,下午唱《封神榜》。“锣鼓草”中也有《请神》、《送神》等带迷信色彩的唱词。

解放后,合作化时期锣鼓草较流行,以后逐渐消失。

五 报春歌

解放前,每年“冬至”至“立春”间,境内有外地“春倌”,手执木雕“春牛”,肩背褡裢,内装春帖(又称“黄历”),走乡串村,逐户“说春”。每到一家,先道一段吉祥如意开场白,接着唱起报春歌。曲调一般为《采莲调》、《花鼓调》,歌词采用五、七言句,说古唱今,触景生情,即兴编出,逗人喜爱。唱后送户主一张春帖,主人以钱、粮相酬。

解放后,本县山区有少数人从事“说春”活动。“文化大革命”期间,“说春”被禁止,1978年后又恢复活动。县文化馆对“春倌”编写的唱词、春帖,进行收集审查,去其糟粕,加工整理。唱词中不仅有爱国主义的历史故事,而且有科学种田、计划生育、新人新事等内容。

六 孝歌

孝歌主要流行于东部山区。解放前,以秧田、桑溪、新铺最盛。其形式为以唱为主,说唱结合,四句一段,间奏锣鼓。唱者多系死者的子女、亲属、家族及朋友,主要哭诉其生前恩德,声调凄凉悲痛,往往在灵堂间从天黑唱到天亮,少者1夜,多则3~5夜,歌词有《十二个月》、《十送孝》、《十月怀胎》、《孝儿孝女加煎熬》等。另外,还有“哭丧歌”,内容与孝歌相似。

解放后,农村哭丧之俗尚存,但多属不拘形式的哭诉。80年代后,平坝乡村多以放哀乐取代。

七 拜香歌

解放前,城乡多组织有“拜香会”,信神民众结伙朝山拜神,烧香、还愿。每逢春节、庙会,“拜香会”香师领会众朝预定路线进香,见啥神唱啥歌,众人跪拜相合。其形式为领唱接和,说唱结合,十句为一段,间奏锣鼓。其主要歌词有《起香》、《参门神》、《参土地》、《不知古树在路旁》、《参庙》、《交香》等,歌词多为七言句式。有时触景生情,即兴编唱。

解放后,随着烧拜香之俗的消失,《拜香歌》也不再为人所唱。